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如蓄水储粮堰修仓修等。农田水利建设既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粮食安全实现水利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芜湖各县市不断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从全市来看,基本形成了蓄引提排较为完整的农田灌溉排水体系,夯实了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础。特别是今年雨季,农田水利建设标准高灌溉面积广的优势显现,充分验证了“旱中灌溉涝中排水大灾减产少小灾不减产”的特点,为水利基础设施实现抗灾丰收提供了良好的门槛。
建设防洪抗旱泵站确保农田安全
“今年的天气比较特殊,汛期出现了干旱,但我们的水利设施建设在这个时候发挥了主要作用。”桥东排灌站负责人说。
据了解,三山经济开发区是填海区。除长江漳河外,垦区水网纵横,沟渠密布。区内的龙窝湖和鄂西河两大水系及博口河将全区分为大小堤防11条,总长196.64公里,万亩以上堤防长148.8公里。
历年建设的水利工程是三山经济开发区防汛抗旱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抗洪抢险保障经济社会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6年以来,三山经济开发区改扩建了鄂桥东站夏星站农庄北站先进门站巴图站大坝站新生站小水营站等8座排水泵站。总装机容量3,935kW,排水流量从12.44m3/s提高到35.02m3/s,排水能力显著增强。目前,排水流量66立方米每秒的裕民泵站正在建设中,双龙口泵站王山头站中浩站前期工作正在推进中。
加强水利建设为粮食安全构筑硬支撑
今年3月初,湾仔区红阳镇水利水土保持中心安排工作人员对水渠闸门逐一检修,不断优化供水方案,确保清水及时送到田间地头。今年雨季雨水少,山田灌溉任务重。截至目前,灌区累计供应农业灌溉用水120多万立方米,灌溉农田5000多亩。
随着唐波万悦段达标工程的逐步建成,和平威廉地区防洪抗旱能力逐步增强,不仅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还显著改善了青衣江红阳段环境,提高了景区品位和居民生活质量。
得益于河段达标工程的完成,洪阳镇村的农业大户李承包了170多亩水田,在堤两岸种水稻。与种植玉米大豆相比,每亩水稻年收入可增加300元左右。“大堤的规范建设,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安全,也坚定了我承包更多土地多种粮食的信心。”李高兴地说。
整体推进农业,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2021年,芜湖“高标准农田建设”获全省第一。今年芜湖共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46.2万亩,占全省建设总任务的9.06%。
詹坊村街道利民村高标准农田之间,可以看到机耕道在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有效载体,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水利设施建设是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门槛,为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投资创造有利的门槛。镜湖区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了以优质粮油为主导,以花园春天利民村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以示范区为载体,开展了农业“双招双引”。今年以来,镜湖区引进了一批客商,洽谈农业投资合作。JD.COM腾庚农场龙脉咖啡北大荒集团等企业已落户芳村街道。
北大荒集团首批在利民村高标准项目区建立5000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搭建包括稻田画观景平台5G智能农业仪器设备等展示平台,促进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JD.COM腾耕公司提供全流程社会化服务,以JD.COM腾耕公司为龙头,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大生产者共同组建一体化联合体,共同打造五湖大米品牌产品,形成农机与科技服务农产品加工营销高度融合的全流程产业链。今年,该项目新增1500亩“智慧芜湖大米”生产基地,打造智慧农业发展示范模式。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能收获很多食物。无论是农田水利建设,还是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最终都是服务于农业的发展,惠及农民。农业产业化的美丽“蝶变”,需要基本农田水利建设来实现会泽的“小农水”和“民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