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国家发改委就基础设施建设有关情况召开发布会。 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副司长宋雯在会上表示,中国正在建设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电力系统,发电设备达到24.7亿千瓦,超过了G7国家设备规模的总和。
35000伏以上输电线路全长226万公里,建成特高压输电线路33条,西电东输规模近3亿千瓦,发电设备输电线路西电东输规模分别比10年前增长1.2倍0.5倍1.6倍。
油气“全国一网”初步形成,管网规模超过18万公里,比10年前翻了一番,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战略通道进一步巩固。 10年来,能源生产年均增长约2.4%,支撑国民经济年均增长6.6%,能源自给率长期稳定在80%以上。
“灯塔工厂”被誉为世界最先进的工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的最高水平。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十八大以来,我国把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了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部署。
10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数量稳步增长,质量显著提高,综合实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再上新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当前,制造业生产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制造业向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升级已是大势所趋。
今天的趋势,未来的标准。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灯塔工厂”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和风向标。
制造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在京西凤凰岭山脚下的产业园里,一头制造业“大象”在5G和工业互联网的助力下轻盈起舞。
这家制造业“大象”是三一重工北京杭机厂,是世界重工行业首家通过认证的“灯塔厂”。
这家重型装备制造商曾经身大体重,形如大象,受限于其离散的制造生产模式和早期的网络和信息化技术,难以实现数字化转型。
重工制造行业品种多,批量小,生产项目靠人堆,许多工件结构复杂,大而重而长。 例如,在170多种钻杆中,最长27米重8吨,20多种动力头最重16吨。
交货期快到了,销售人员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生意人还不知道。 采购员还没有下达采购任务……“组织生产基本上靠喊。 赶紧,赶紧,赶紧,赶紧,当时正在扰乱战斗。 ”三一重工桩机厂的制造负责人吴志杰说,以前的工厂就是这个样子。
“面对工程机械和制造业的数字化,三一集团要么‘颠覆’,要么‘翻身’,如果不能实现数字化升级,就一定‘颠覆’,如果转型升级成功,就‘翻身’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稳根直言。
5G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带来了转折的曙光。
从传统制造工厂过渡到“灯塔工厂”,首先很多人需要从传统技术工程师过渡到数字工程师。 “未来制造业的变革,首先是人的变革。 ”吴志杰说。
从流程上看,工程师与机器打交道,需要与机器和数据打交道,计划调度员吴志杰成了制造总监吴志杰,调试工作也从以前开始几乎变成了用电脑键盘叫板。
通过树根互联搭建的“根云平台”,基于工厂内36000多个数据采集点收集到的工业大数据,匹配每道工序每款机型甚至每把刀的最佳参数,优化生产节拍实现生产制造要素全连接,全厂成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智慧体”。
如今,走进三一重工桩机厂,重型设备鳞次栉比,AGV自由穿梭,机械手有序摆动,大厂仿佛在演奏着悠远的“机器交响乐”。
世界领先的“柔性智慧建设”充分发挥了生产潜力。 与改造前相比,桩机厂相同厂房面积产值翻了一番,整体生产设备作业率从66.3%提高到86.7%,平均故障时间下降58.5%。 2020年,三一桩机厂人均产值达到1072.8万元,居世界领先地位。 三重工桩机工厂这个专门研究重型设备的“大象”跑了起来。
制造业行业通常不愿意接到小订单,曾扬健表示,数码制服可以小批量定制,行业平均“1000件起订,15天交货”的生产门槛迅速下降到“100件起订,7天交货”。
数字化转型不是选题,而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10年来,中国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深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融合发展,颁布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700多家数字化工厂,305家智能工厂
探索制造业的未来
制造业的变迁和未来,可以从“灯塔工厂”中探索一二。
其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在“灯塔工厂”天津海尔洗衣机互联工厂内,5G就像一条无缝的纽带,让工厂内的每一个元素到达“万物互联”,实时洞察生产运营状态。
互联网根深蒂固的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贺东表示,通过工业互联网,制造业将“在线数字世界”叠加升级为“离线物理世界”,广泛利用新一代信息数字技术的能力,推动制造业全面升级
近十年来,我国制造业两个融合指数大幅提高。 全国工业企业主要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7%75.1%,比2012年分别提高31.1和26.3个百分点。
特别是工业互联网发展迅速,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大关,已拥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家,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7900万台,服务工业企业超过160万家。
其二,能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推进绿色化转型是提高制造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越来越多的制造业领域,将绿色制造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基于海量数据,基于工厂智能决策体系,工厂的最佳能耗模型可以在天津海尔洗衣机互联工厂绘制出来。 工厂IT工程师陈勇介绍,工程师可以清楚了解各条生产线的能耗水平,建立工厂能耗模型,结合城市能耗特点,优化调节生产线工作节奏,降低工厂整体能耗
近十年来,我国牢固树立和践行绿色山河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工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推广约2万种绿色产品,设立约3000家绿色工厂,培育约200家绿色制造服务供应商,累计制定节能和绿色发展行业标准644项,初步构建形成绿色制造体系。 以上工业单位增值能耗在“十二五”“十三五”分别下降28%和16%,2021年进一步下降5.6%。
其三,供应链更坚韧更灵活强大。
在供应链重要性日益凸显的今天,提高供应链水平,深度整合全产业链资源,联动上下游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是制造业企业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环节。
“灯塔工厂”可以利用各项先进技术提高供应链韧性,提高生产效率。 以天津海尔洗衣机互联工厂为例,陈勇表示,工厂采用数字化技术,通过5G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工厂实现生产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分析,实时掌握供应商的生产状态物料的运输状态等,针对供应商的响应速度
“灯塔之光”转型升级之路
“灯塔”不是终点,而是“希望之光”,可以探索整个制造业的发展道路。
胡麒牧表示,具备复制“灯塔工厂”经验,提供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可以实现对中小企业的赋能。
“现在的效率是未来制造业的平均水平。 技术的进步改变了生产函数,使传统制造企业进入了新的生命周期。 ”胡麒牧说。
海尔凯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忠毅介绍,在建设海尔“灯塔厂”的过程中,凯奥斯提取并沉淀了自己的“灯塔经验”,实现了对其他企业的赋能,比如在2021年支持青岛啤酒“灯塔厂”的建设。
历史和实践表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强大的国家和民族。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新的试卷已经展示出来,更难的试卷等待解答。
展望未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于2021年12月联合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专门部署“智能制造示范厂建设行动”,到2025年,大部分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将实现数字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化
业内专家表示,只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就一定能够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打造未来发展战略优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