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俄罗斯“联盟-2.1b”运载火箭从东方航天发射场发射,将“球体”工程第一颗卫星“西徐亚人-D”和3颗“信使-M”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俄罗斯发射卫星是因为“西徐亚人-D”卫星非常不常见。 ——被称为俄罗斯版“星链”的第一颗实验卫星。
在饱尝“星链”的损失后,作为太空强国的俄罗斯推出类似产品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据俄方介绍,俄罗斯提出了对应的“球体”卫星星座。 后者由600多颗卫星组成,这一数字与“星链”达到1.2万颗卫星的巨大规模无法比拟,但相当大,而且它们的功能更为复杂。
22日发射的“西徐亚人-D”卫星重量不足200公斤,耗电量约为250瓦,有效寿命为3年。 属于“西徐亚人”宽带互联网卫星,与“明星链”的功能相近。 俄罗斯的网络卫星星座在轨道高度为870公里,高于美国“星链”的运行高度,主要服务对象集中在俄罗斯附近,因此仅288颗卫星就可以在俄罗斯周边,特别是沿着地面通信设施较少的北极航线宽带互联网
但是,“球体”卫星星座还不止这些。 包括距离地面3万6000公里的地球静止轨道上的“快车”和“亚马尔”两大高端通信卫星。 此外,还有一颗运行在高椭圆轨道上的“快车-RV”通信卫星,主要用于提供北极互联网服务,将于2025年底发射第一颗卫星。
另外,“球体”卫星星座中还包括用于物联网的“马拉松”系列卫星。 由于物联网设备对网络连接有高带宽和低延迟的苛刻要求,马拉松系列卫星的运行轨道高度最低。
据悉,俄罗斯下一步将在运行于不同轨道的这些卫星之间测试激光通信等最新技术,以提高数据传输能力。
与“星链”不同,“球体”卫星星座还包括地球遥感卫星和“金雕”对地观测卫星。 罗戈津表示,这些卫星利用同一卫星平台,但搭载不同的雷达和光学传感器,“可以通过夜间和云雾看到地面状况”。
但必须强调的是,虽然第一颗试验卫星已经上天,但俄罗斯的“球体”卫星星座可能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钱——航天工程原本是“高风险”“投资多”的行业。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估算该项目将花费1.5万亿卢布,远远超过俄罗斯的承受能力。 几经周折,2021年底俄罗斯政府确认,给“球体”卫星星座的总资金额为1800亿卢布。 根据计划,2022年为该项目提供了140亿卢布的政府资金,2023年和2024年降至180亿卢布,2025年降至85亿卢布。 为了弥补资金不足,该项目随后需要引进民营企业和风投募集资金。
根据“星链”卫星的经验,卫星的建设和发射还是“花钱如流水”的开始,真正的头脑集中在运营阶段。 马斯克最近宣布,为了保证乌克兰2万套“星形链”地面终端的正常使用,每月需要数千万美元。 ……对于经费紧张的俄罗斯航天部门来说,不可能这么“烧钱”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