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第一周,a股先抑后扬。上证综指涨1.57%重回3000点关口,深证综指涨3.18%,创业板指涨6.35%,科技50指数涨1.65%。成长股成为市场亮点。
已经调查了200多个主要机构。
医疗股掀起一波反弹,相关上市公司也迎来密集调研。
个股具体表现方面,上周五,大熊猫开开医疗迎来今年首个涨停,自9月26日以来累计涨幅超54%。
除了首开医疗,上周五医疗器械板块也有多只股票触及涨停,如达波医疗惠泰医疗新麦医疗五洲医疗等,9天6板。
从几只相关股票的盘后数据来看,龙虎榜的交易席位上出现了游资机构和外资的身影。以医疗为例,深股通在买入1207.24万元的同时卖出4505.49万元;同时,机构买入7937.71万元,卖出1.18亿元。此外,中信证券上海溧阳路营业部和CICC财富深圳艾国路营业部也出现了买入席位。
对于医疗板块,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受集中采购预期利好政策集中释放贷款贴息医疗板块低配置等因素影响,医疗器械和科研设备估值逐步迎来重估。1)我们预计22Q4年贴息贷款政策将主要体现在医疗设备公司的现金流改善上,23Q1将看到增量订单贡献。未来半年,医疗器械板块有望继续受益于该政策。2)高值耗材和IVD产品是非同质的,渠道具有服务价值,所以一定程度上尊重现有格局,是再平衡后医保医院企业患者的最佳选择。企业竞争的逻辑从零和博弈变成了适度。从DCF角度看,单个品种生命周期延长,估值有望回归PEG。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