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丝网怎样加工,牛肝菌人工种植的栽培技术有哪些?
牛肝菌,也叫大脚菇,属大型菌体,种类繁多,有记载的就达200多种,按颜色划分就有白、黄、黑、红四种,这个名字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的总称。它肉肥而厚,菌柄粗壮,鲜甜可口,味鲜色美。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菌类多糖、多种矿物质元素和人体必须氨基酸。成分中有可迷幻剂,有药用价值,具有清热解烦、养血和中、追风散寒、舒筋和血、补虚提神的功效,是一种世界著名的食药用菌。采摘野生菇体时要注意分辨,有少数品种有毒,不能食用。
牛肝菌的种植,目前只有黑牛肝菌中的暗褐网柄牛肝菌驯化成功,实现了人工种植,并且是工厂化种植,其他形式的种植方式目前还没有尝试。
黑暗褐网柄牛肝菌的工厂化种植依然是采取瓶装或袋装方式,整个种植过程同样要经过菌种制作、培养料制作装袋(瓶)灭菌接种养菌出菇等7个阶段。
一,菌种制作。
因暗褐网柄牛肝菌的品种特性和目前的种植实际,菌种只能制作。
【1】液体菌种专业种制作。
经野生采集,用组织分离法进行培养提纯,制作成母种,再利用摇床或磁力振动菌种制作机等设备,运用液体菌种制作技术,把母种繁育成液体菌种专业种,专业种一般在三角瓶中制作,所以习惯称作三角瓶专业种,专业种的制作时间在7~10天左右。
【2】液体菌种制作。
▪专业种制作过程中,要观察计算好专业种成熟时间。进行液体菌种培养罐的消毒灭菌,及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灭菌。灭菌过程在液体菌种培养罐中进行。
▪专业种成熟,经灭菌处理的液体菌种培养基也应该冷却完毕,当培养基温度降至28℃左右时,在火焰的保护下,把专业种接入液体菌种培养罐中,进入液体菌种培养阶段。
▪液体菌种培养阶段,培养罐温度保持在℃左右,一般经过3~4天,液体菌种发育成熟,准备接种至菇体培养料。
二,牛肝菌培养料的制作。
用于牛肝菌培养料的原料与其他食用菌所用原料大致相同,棉籽壳、玉米芯、玉米粉、米糠、木屑、麦麸、生石灰、石膏等,经实验得出培养料中加入适量的糖类,可有助于提高牛肝菌的产量。
牛肝菌的培养料制作必须达到如下几点要求:
【1】培养料的碳氮比。
不论使用哪些原料做为培养料,培养料的碳氮比要在30~40:1范围内。
【2】培养料的含水量。
牛肝菌要求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0~65%的区间内。
【3】培养料的酸碱度。
牛肝菌喜欢在弱酸环境中生长,要求培养料的PH值在5~7的范围内,这是它最适宜生长的基质酸碱度。
【4】培养料混合必须均匀。
就是培养料各种原料混合搅拌时,必须均匀,这样才能保证装瓶(袋)后各单位培养料瓶(袋)内营养的均衡。
另外,使用密度较大原料,诸如玉米芯、棉籽壳等需进行充分预湿后,再进行培养料配制。
三,培养料装瓶(袋)。
牛肝菌种植多采用容积1000毫升,口径6.5cm聚丙烯标准瓶。或17×24×0.005cm聚丙烯塑料折角袋。装瓶(袋)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装料份量要足,这是牛肝菌正常生长和形成产量的营养保证。
【2】培养料瓶(袋)要无微孔、无破损,保证灭菌过程无水分进入,影响培养料水分含量,进而给牛肝菌生长造成影响。
【3】做到瓶(袋)封口严紧,一旦脱落,会造成培养料洒落,影响正常生产进行,也不利于培养料灭菌。
四,灭菌。
牛肝菌种植中,多采用高压灭菌。按高温灭菌操作规程进行。
【1】设备检查。
运行前进行锅炉、灭菌仓等所有设备预检,保证锅炉、灭菌仓运行正常。
【2】分装菌瓶(袋)入仓。
把所有装好的培养料瓶(袋),装入专业灭菌筐,经运输车运进灭菌仓。关闭灭菌仓,做好密封、密闭。
【2】排放冷气。
启动锅炉,当灭菌舱温度达到121℃时,打开灭菌仓排气阀,放净仓内冷气后,关闭排气阀。
仓内冷气必须放尽,避免在仓内形成冷死团,阻滞灭菌蒸汽运行路径,影响灭菌效果。
【3】灭菌。
保持灭菌仓温度121℃,仓内压力达到0.105Mpa,。在这个状态下,运行时长120分钟,锅炉停供蒸汽,最好自然降压降温,这样更利于灭菌彻底。
仓内温度降至40℃,压力为0时,可搬出培养料瓶(袋),准备接种。
五,接种。
牛肝菌培养料的接种在接种室内进行,需执行食用菌接种操作规程。
【1】接种室消毒灭菌。
灭菌以喷洒药剂,紫外线照射,结合药剂熏蒸等方法进行。范围包括更衣室、缓冲室在内。
⑴喷洒药剂和紫外线照射。
接种室先使用百菌清或绿霉净等药剂,进行全面喷洒,要求做到无遗漏、无死角。喷洒完毕打开紫外线灯进行8小时以上照射。
⑵熏蒸。
熏蒸使用必洁仕或菇虫净气雾剂,熏蒸前,关闭紫外线灯。点燃药剂后,再次开启。
【2】接种。
当瓶(袋)内培养料温度降至28℃以下时,开始接种。
⑴打开接种室排气设备,排出室内残烟。
⑵打开液体菌罐接种送料阀门,触动开关,调试是否运行正常,确定正常,开启自动接种设备,启动培养料瓶(袋)运送设备,运瓶经无菌通道进入接种室,开始接种。
⑶接种设备辅助人员,进出接种室,需做好自身及着装灭菌消毒处理,进出需经从缓冲间。
接种完毕的菌瓶(袋),及时分批运进养菌场所。
六,养菌。
牛肝菌种植中,养菌依然是温度湿度光照空间氧气含量的调节与控制。
【1】温度。
空间保持温度在24~28℃之间,这是牛肝菌菌丝体最适宜的生长温度。
【2】湿度。
空间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既利于培养料保湿,还能抑制杂菌活力,减少杂菌侵染。
【3】光照。
保持养菌空间黑暗状态,牛肝菌菌丝体在黑暗中就能正常生长。
【4】空间氧气含量。
保证养菌空间良好通风,保证空间氧气含量充足,牛肝菌菌丝体呼吸需要大量氧气消耗。
养菌期间,工作人员应对养菌空间经营经常性的巡视检查,发现染菌菌瓶(袋),及时清理出养菌场所。
七,出菇。
菌丝长满菌瓶(袋),即可进入出菇期。对牛肝菌的种植,出菇期管理依然是温度、湿度等环境各要素的调控。
【1】温度。
进入出菇期的牛肝菌,子实体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温差刺激。初期应要出菇空间保持在14~28℃之间,并保持在这个温度区间内,10℃左右的昼夜温差调控,适当的温差刺激利于原基形成。
原基形成后,要保持空间温度在16~24℃之间,这是牛肝菌子实体最适宜的生长温度。
【2】湿度。
牛肝菌子实体生长最适宜的空间相对湿度是80~90%之间,在子实体分化期,最好使湿度在60~90%之间有湿度变化,一定时长内的湿度差别,利于原基形成。
【3】光照。
牛肝菌的子实体生长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照射。黑暗到散射光照射的规律变化能刺激原基形成,加快现蕾速度,保持一定的光照变化,利于子实体分化。
【4】空间氧气含量。
保持良好的空间通风,保证充足氧气含量,利于牛肝菌子实体生长。
牛肝菌生长至八分熟,即可以进行采摘。
牛肝菌的种植,因刚刚驯化成功,还未完成大面积推广,很多环境因素对其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的细微影响,还没有十分成熟的经验,提醒种植者,进入牛肝菌种植,进行牛肝菌种植投入还不行轻信一家之言,应斟酌三思。
种植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我是初始农人,每天分享农技。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欢迎关注、转发、点赞、评论。
石棉网可用什么代替?
用万用电炉等加热烧瓶、锥形瓶等也应该垫石棉网,特别是敞开式(电热丝直接暴露在外)的万用电炉。沙浴导热很慢,不能完全代替石棉网,而且沙浴有保温特性,对于某些需要随时撤去加热热源(防止反应过于剧烈)的反应更不适用。
由于石棉纤维对人体的危害性,现在确实不推荐在化学实验中再使用石棉网,但可以用陶土网代替,也就是将石棉网中间涂覆的石棉混合物改为陶土,效果是相似的,这种用于代替石棉网的陶土网在淘宝上销售很多,价格也不高,购买几张就行。石棉网或者陶土网在化学实验中还是有很多用处的,例如加热的玻璃仪器或者刚经过玻璃工火焰加工的玻璃管等,应该放在石棉网或者陶土网上慢慢冷却,不宜直接放在桌面上。
请问一下你知道怎么快速的捉田螺吗?
方法之一: 用18号或20号细铁丝编织一个上面,下面分别为70厘米,高40厘米,中间50厘米的铁丝网,边上用铁丝绷紧,网眼直径为1.2厘米左右(市场上有铁丝网出售,只需稍加工就行)然后从中对折,把a与b,c与d扎好,形状如同捞鱼用“刮子”;在其中一端扎一根数米左右的木(竹)杆,这套程序便完成了,用铁丝网兜在田螺出没的地方贴近泥面轻轻一拖,田螺便进了网中。但注意,贴近水面的底面要直不可弯曲,否则影响效率。 方法之二: 准备几块长1至2米,宽0.2米,厚0.4厘米的木块,面尽量粗糙些,用油饼、豆粉、米汤调咸糊状,均匀地涂在木板上接泥面的不必涂)。将木板放在田螺经常出没的地方,一般下午放,早上取。田螺经不住香料的引诱,纷纷爬上木板上来。每只木板大约可引诱田螺近80斤。
如何打造一个自然的庭院?
比较难回答的一个问题,不是说问题本身有多困难,而是可行的方法有很多,一时无法面面俱到,题主有具体的情况可以私信我,我会利用专业精准回答,在此仅说几个大的方面,供大家参考。
庭院如何打造?
大原则:功能为王,区域划分,观赏为主,节点雕琢。
一、功能为王,区域划分庭院一般围绕在建筑的外围,是室内私密空间和室外公共空间的过渡区域,既要满足主人的自我欣赏、审美,也要顾虑左邻右舍看到后的窃窃私语,因此合理且美观的院落是主人的最大心愿。
1、通行需求:设两座门的院子一般要以园路为骨架进行打造;封闭院落一般沿着外围设置环路,力求将核心空间最大化,在使用艺术手法划分合理的细部空间,满足基本使用功能。
2、空间定位:活动空间、休憩空间、品茗茶亭、种花种菜、设备库房等等。
3、区域隔离:院内空间可以利用道路、廊架、花卉种植池进行划分,也可结合建筑转交设定不同空间隔离形式。院落内外利用围栏隔离,围栏上可栽植蔓生月季提升情趣。
二、观赏为主,节点雕琢这里暂不讨论只要在院子里种果树种菜园,希望自给自足的极端情况。
在区域划分完毕,满足使用功能需要后,作为自然庭院,一般是绿植空间要多于硬质空间,或者说观看到的绿量要大于硬质漏出的面积。
1、先做核心区域,在核心区域设置主景观,背景处栽植乔木,可观花观果,亦或穹枝造型;
2、配合核心区域布置精品摆件或花盆,主要起到体现主人艺术情操的作用;
3、在路径两侧栽植模纹地被,可以是宿根花卉也可以是开花灌木,营造优美路径。
4、精心雕琢1-3处节点景观,可设置花圃、竹林、盆景等具有特点的植物,这是升华的手法。
以上手法是常见的自然庭院的打造,区别于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的曲径通幽、亭台楼阁的数百平院落,如有需要此种古典风格庭院或新中式院落,除以上大原则之外,更多在于整体的构图和材质的精益求精,若有不到之处,欢迎留言交流。
关于【铁丝网怎样加工】和【牛肝菌人工种植的栽培技术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