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丝网门头怎么固定,西安去甘南5日游应该怎么安排啊?
西安——甘南自驾(西安—甘南5日)
一、路线
上班族的 自驾 ,请两、三天多已经很不容易了,再加周末两天,5天的 甘南 行时间虽然短,但也满足了。
路线: 西安 —— 天水 麦积山—— 陇西 (住)—— 夏河 —— 碌曲 (住)——尕海——花湖—— 扎尕那 (住)—— 广元 (住)—— 汉中 —— 西安 一共2000公里左右
day1 西安 —— 天水 麦积山—— 陇西 (住)400多km 陇西 恒发国际大酒店
day2 陇西 —— 夏河 —— 碌曲 (住)400多km 洮源明珠商务宾馆
day3 碌曲 ——尕海——花湖—— 扎尕那 (住) 随便找了一个
day4 扎尕那 —— 广元 (住)400km 名字忘了, 广元 的酒店比较多也都不贵
day5 广元 —— 汉中 —— 西安 450km 最后两天都是在赶路,返回的路线本来是可以原路反的,但是从花湖到 扎尕那 段路我们是晚上开的车,之后就再也不愿走这段难忘的路了,从 扎尕那 ( 迭部 )到 广元 ,走的是省道,过了当年泥石流灾害的 舟曲 、 陇南 之后才上了高速 。7月底的 汉中 也很美啊,高速两边风景就很棒。day1 出发!
西安-麦积山-陇西 第一天的路并不远,从 西安 到麦积山,玩够了继续往前走,能开到哪里住哪里。
上午9点出发,按着导航,中午就到 天水 了,下了高速往麦积山景区门口走,沿途很多农家乐,随便找了一家解决了午餐 停车场很大,一直开到最里面,不是周末人不是很多,最里面车位还是很多的 买了门票和电瓶车票,下电瓶车后还会走一段路,路两边很多小贩和拉客的导游 如果要请导游一定要分清,有两种导游,一种是在山下拉客的导游(也很正规),一种是上山之前(寺庙旁边)在窗口请的导游,因为不是所有的导游都可以上山的,我们为了找讲解器一直走到最里面,发现没有讲解器才找了导游,这时才知道之前的导游很多是不上山的。这些导游在山下拿着照片讲的特别细。上山的导游走的比较快,都没有时间拍照。
两种好像都是正规导游,两种各有利弊,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好,请之前问清上不上山。 小商贩和所有景区一样,但是麦积山这里产松子,有的小商贩卖的煮松子还是很好吃的,价格也不坑。
麦积山石窟是四大石窟里最小的一个,但是比较起来,麦积山石窟比 龙门石窟 保存的好很多,不但很多佛像更完整、壁画彩绘的颜色都保留的很好,鲜艳的色彩依然可见。 因为麦积山石窟修在绝壁上,人不容易上来,又地处 西北 ,院里战火,受损不太严重。
专门说下这块:是无等等,出自《心经》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导游解释这牌匾:“是”存在的事,“无”不存在的事,“等等”一样或者不过如此的意思。是说得到的失去的、存在的不存在的都不过如此,不要执念太深,应当事事看开。下来之后往上看,刚刚走了这么陡的路。 麦积山石窟不大,1个多小时就能看完。 麦积山出来四点多,本来打算住在 天水 ,但是这样第二天到 夏河 ,开的有点远,于是决定继续往前开,走到哪里就住哪里 大概7.8点的时候,我们到了 陇西 ,找了找发现了 陇西 恒发国际大酒店,虽然没有挂牌,但应该是4星水平,价格又低250左右,于是住到了 陇西 。 酒店下了高速大概再走十分钟,应该属于 陇西 新区,周围环境还不错,看到附近有几个火锅还不错。楼下停车场车位也不少。day2 陇西-夏河(拉卜楞寺、桑科草原)-碌曲
早饭后继续赶路,从 陇西 到 夏河 有两条路 方案1下面那条看着时间短、距离近,但陇渭高速有一段在修,下面的路有一段很不好走,没高速的路大概需要2个多小时 方案2 过 兰州 ,一路高速,如果打算在 兰州 玩一天,可以走2 中午12点下了高速,一下高速就遇上一场非常大的雨,几乎看不到前面,心情沮丧,难道 甘南 的第一站就要在暴雨中开始? 不过其实在夏季 甘南 遇见一场大雨,就意味着美景的到来,蓝天白云草原彩虹.... 雨下了二十分钟就停了,到 夏河 县之前又变成了艳 阳高 照的大晴天,不过没有看见彩虹。
在 夏河 有条拉卜楞镇步行街,里面有很多吃饭的地 在点评上找到一家评价不错的餐厅——雪人宫,就在步行街上,门面小小的,吃饭在二楼 藏式餐厅,口味大概改良了一下,不会吃不惯。随便点什么都好吃,大壶酥油茶、酸奶、烤羊排、藏饭都不错 价格不低,但味道配得上这个价格。饭后,去 拉卜楞寺 。 先激动的说一句,看了很多攻略说 拉卜楞寺 走旁边可以不要票,我们绕了一大圈走了旁边,进了 拉卜楞寺 之后一个殿都进!不!去! 也许有时候没票也可以进大殿可以,但是那天查票很严,根本就不可能溜进去,除非你愿意厚着脸皮挤在大队伍里进去,而且会被发现,依然厚着脸皮说票在前面人手里。遇到一个也没票的人,硬是这么和查票的理论半天,非说票在前面人手里,最后查票的生气的放了他。佛门圣地,没人查票走个侧门也就算了,为这事理论真没啥意思。所以,考虑清楚到底要不要买票,进去后要想补票,可真是要走挺远的路。如果买了门票,等人数一够,就会有喇嘛带着队伍讲解,不听讲解不进大殿, 拉卜楞寺 就没什么可看的。 寺院围墙有一圈大转经筒,来转经的藏民很多,拍照时最好不要挡住人家的路。转经筒新旧不一,有的地方比较新,颜色好看,有的地方比较古朴。
从 拉卜楞寺 出来步行到贡唐宝塔距离不算近,走不到可以先去开车再过去。 贡唐宝塔和对面的晒佛台都是观景的好地方,晒佛台更高一点,能看到包括贡唐宝塔在内的寺院全景,但是需要爬个小山 贡唐宝塔要十元门票,寺院小小的不大从 拉卜楞寺 到 碌曲 或者到 郎木寺 ,以前的很多攻略里会指其它路,现在导航导出来的都是这条经过桑科草原、 夏河 机场的路 这条路车不多,风景很好,大概两个小时到 碌曲 ( 碌曲 县没什么景点,可以继续赶路的最好别住在 碌曲 县) 经过的桑科草原,已经成了被开发的景点,用铁丝网围着,都是 蒙古 包的“农家乐”、骑马的收费项目 如果不准备在这里吃饭、住宿,其实可以不再桑科停留太久 这条路上都是草原、风景,到处都可以停下拍照 不过可能会碰上要拍照费的牧民小孩。
开到这里,太阳落山,太泛起粉色 又遇到一大群羊,我们在这里停下拍照 碰见了一辆陕A同胞,正聊着发现有好几个骑着摩托车的小孩把摩托停在陕A同胞车前,在周围徘徊 我们赶快上了车,这群小孩围着那辆车要钱,停在后面没被挡住的我们,赶紧倒车先走了 虽然那些小孩扒着车窗,不过陕A同胞,坚持不开窗慢慢往前开,最后还是溜走了 到 碌曲 县已经黑了, 碌曲 不大,就两条主干道,旺季这里比 郎木寺 的住宿可能会多一点、便宜一点 我们住了洮源明珠商务宾馆,在人民会堂正对着的路上 旺季房紧张,我们去的时候只剩1楼的三间房,房间很小,设置倒还算差不多,不含早,大概280 day3 碌曲-尕海-郎木寺-花湖-扎尕那 充实的一天今天的行程满满的! 从 碌曲 到尕海,又是一段风景很好的路,还经过了一个正在修的湿地景点。 呃...蛮让人失望的尕海,好像水不太多的样子... 到 郎木寺 ,就更晕乎了 这里有两个 郎木寺 ,一个是 四川 的 郎木寺 ,一个是 甘肃 的 郎木寺 ,其实一个是 四川 的达仓郎木格尔底寺,另一个是 甘肃 的赛赤寺。 多数说到的是 甘肃 郎木寺 ,寺庙集中; 四川 的 郎木寺 ,寺庙分散,有很多在上课时不让进。两个离得不近(主要路不好走,路窄人多),在 郎木寺 镇往两个方向走。 两个都值得一去, 四川 郎木寺 里有大峡谷(并不大),在峡谷内有郎木洞、虎穴、和白龙江源头。(之后一天的路,一直沿着白龙江走,到 广元 ,白龙江汇入嘉陵江,蛮特别的体验)
大峡谷里有很多藏族人来玩,跟着她们再仙女洞许愿祈福 仙女洞很低要蹲着才能进去 三个藏族姑娘,要求我们给他们拍了一张,拍完在相机上看了一下觉得很好,特别开心 但是语言不通,没办法给她们
从 郎木寺 出发(艰难的出来,堵车!)抓紧时间直奔花湖, 郎木寺 到花湖40km,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
花湖门票加车票110多,公公觉得都去了尕海,不看花湖了 问了几个刚转完花湖的游客和尕海比咋样,好几个都说差不多 我们犹豫再三还是买票进去,但是!!完全不是差不多,花湖比尕海好太多了! 虽然依然是来的太晚,没有花了,但是湖水就够美了!花开的时候得多美呀~ 所以不要在尕海和花湖中犹豫,花湖比尕海好很多!
day4 扎尕那-广元
这里六点多日出,看太阳照到石匣子里和其它地方的日出是不一样的。 到点即使冷的起不了,还是坚持去看日出!
不过还是没看到.... 但是清晨的村子,在薄薄的雾气下渐渐醒来也是很美的 扎尕那 的游览,可以骑马去村子对面的山上,也可以去看峡谷和瀑布 骑马过去一个人100多,大概四五十分钟,途中想下来都可以。
终于到了对面的观景台 扎尕那 其实路程不远,来回一个多小时。 从观景台回来,又去爬了大峡谷和瀑布 门口写着要收5块门票,售票的人也不知道去哪了 峡谷和瀑布是两条路,往里走很远才能走到瀑布跟前,据说得4个小时 我们选了峡谷这条路过了中午,我们又急匆匆的踏上了返程的路 走前再看一眼美丽的 扎尕那
扎尕那 中午在 迭部 吃过之后一口气开到 舟曲 ,走的是省道,一路也偶尔见到山上滚下的小石头,有想到当年 舟曲 的特大泥石流 在 舟曲 又遇到大雨,停了半个小时,过了 陇西 之后上了高速,速度快起来,晚上9点就赶到了 广元
day5 广元-汉中-西安
开了一天车,中间回了一趟家,没什么好说的
在旅游中看到过哪些有趣的事?
今年的“五一”假期老公原本打算在家装修房子,朋友打来电话约我们一同去爬家乡的青娥山自然风景保护区,驾不住我的怂恿,老公竟然答应了。
清早起来看到天气预报说今天阴有小雨,吃过早饭带上登山的必须品,匆匆来到朋友等候的地方,上车后都有点担心今天会下雨,还好都把雨伞带上了。
到达目的地时,车辆多得有点没地方停了,有很多是外地来的车辆,没有想他们都来得特别早。
下车来感觉有点凉丝丝,登山口有四五个工作人员戴着口罩在给游客们逐一测量体温。并提醒大家不要乱扔垃圾,下山时必须把自己的垃圾带下山来,保护环境,做到人人有责,还交待人们要注意安全,工作非常认真仔细,值得点赞!
顺着石阶而上,春风又绿江南岸,到处都是盛开的叫不上名的各种野花和郁郁葱葱的树木,鸟儿在树稍上欢快的鸣唱,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看石头缝里盛开的杜鹃花,正顽强的怒放!
一路上都是心情飞扬的游客,美美的摆着各种姿势尽情地拍着照片。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群山叠嶂,怪石磷峋,山上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美轮美奂的仙境。
漫山遍野都是盛开的杜鹃花,有大红色的、紫色的、粉红色的,迎着风,跳着舞……在绿树影衬下美得格外光采夺目。
不知不觉登到半山腰时,天空怱然放晴,阳光从云层透露下来,气温也暖和了许多,我们都有点走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今天我把两岁多的女儿带来爬山,幸好当兵出身的老公好棒,一路上几乎都是他在照顾女儿,路人见到纷纷赞扬我老公好利害,竟然抱着小孩来登山,要知道青鹅仙海拔可是18882米,有些地方是羊肠小道,蜿蜒险峻。
我们县的负氧离子经专家测定,平均在8000个/立方米以上,最高可达300000个/立方米,名列全国第一,具有“天然氧吧”的美称。
女儿今天也表现超棒,一路都很乖,最令我感动的是她今天不停的赞美“妈妈好漂亮”!
朋友给我拍照时,发现我嘴唇有点白白的,不上镜,借她的口红给我涂了一点。没有想到细心的女儿竟然发现了,等我追上老公抱起她时,女儿搂着我的脖子盯着我笑眯眯地,不停地夸赞我涂了口红好漂!引来朋友们开心的大笑!
平时我都从来不用口红,很奇怪她怎么知道是口红,真是人小鬼大。
人见人爱的网红树,果然婀娜多姿!
沿途的风景不知不觉把几个相机都拍满了,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天色逐渐暗淡下来,朋友们担心下雨,没有登上最高点就从另外一边栈道依依不舍的下山了。
路上遇到不少游客刚刚才登上山来,也有好多七老八十的老人家,身体超级棒!
今天这次登山收获满满的,我的心情非常的愉快,特别是女儿的夸赞,就象蜜糖一样甜在我的心坎里,久久回味!
生活在边境城市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生活在中国边境线的起点——丹东这座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对面是神秘的邻居。这种体验是其他边境城市所没有的。
这是一处沿海沿边又沿江的城市,这里既是中国边境线的起点,也是海岸线的起点,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国内找不到第二处。
一江之隔,鸭绿江大桥沟通两国。在鸭绿江上看两岸的风景,截然不同。 丹东这边,高楼林立,一幅现代化城市景观。
对岸则是低矮的建筑,大部分没有树高,近几年也有所发展,新建了建筑,出现了一些高层楼房。
登高望远,可以看到江对面邻国的第二大城市,有一些高层建筑零星分布,大概是咱们三十年前的水平。每到夜晚,差别更明显,一边灯火通明,另一边漆黑一片。
这里是两国沟通的窗口前沿,对岸的政策走向,经济活动和很多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因此这里的边民对邻居的动向也格外关注。 鸭绿江公路大桥已经建成很多年了,对岸引桥下连接路还没修好,直接通到菜地里,这里的边民盼望着早日开通,造福一方。
虽然对岸邻居经济欠发达,但不影响各种交流,神秘的国度也是很多人想探访的旅游目的地,丹东是去对岸国度旅游的最大集散地,只要提前五天提供护照和身份证照片,提前一天提交原件即可办理出镜旅游,非常方便。
丹东宽甸县是我国最大的边境县,在这里可以近距离看对岸的风光和人们生活的场景。河口就是这样一处观光佳境。
岸边有岗哨,时刻保持警惕,观察着对岸的动向。 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当地百姓的生活状态。
鸭绿江是界河,两国共用,乘船在江上,只要不靠岸,就不算越境,所以可以近距离观看对岸。
在船上可以看到对岸很多建筑,有“主题思想纪念馆”,“女子兵营”,“清水工业区”,“烈士陵园”,“清城联合国军监狱”,以及医院、学校、军营哨所、民居院落等等。
看他们劳动的场景,也可以看到他们的精神面貌。这么近的距离,能听到他们说话,虽然听不懂说什么。
这一片破旧的工厂就是清水工业区,听当地人说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冒烟了,工厂都被当地边民偷光了。 在这里还听到一个笑话:有一段时间走私废铁非常猖狂,这边的小船在对岸一字排开,等送货上门,来了一个妇女挨个船上找铁锅,原来她在家做饭,出去方便一下的功夫做饭的铁锅就不见了……
河口断桥是志愿军过江的地方,这里现在已经是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河口断桥原名清城桥,是鸭绿江上最早的一座公路桥。是当年志愿军三大渡江地之一,1950年10月19日,被任命为志愿军司令员的彭德怀,仅带一名参谋,两名警卫员和一部电台,乘坐吉普车从这座桥奔赴战场。
1951年3月29日,美军出动了6批次、3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将桥炸断。
为了缅怀当年的英勇烈士,在断桥桥头树立了众多英模塑像以励志后人。
丹东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因为五十多年前的大事发生在这里,所以这里的所见总是少不了对那段历史的记忆。相关的纪念馆,遗址等到处都有。
家富不养老相好?
俗语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来自民间,是先辈们生活经验的总结。比如“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一代无好妻,三代无好子”等等。这些俗语往往通俗易懂,很有实用性,堪称金玉良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指导,可以避免人们入坑。
但也有一些俗语却让人很费解,比如“家富不养老相好,家贫不挨青笛嫂”。“老相好”和“青笛嫂”,这两个词从字面意思看,好像说的是情人、小三之类的女性。那么它们确实是这样理解吗?这句俗语究竟是什么意思?请看浅阳的理解!
“老相好”与“青笛嫂”到底是什么?这里所说的“老相好”与“青笛嫂”,并不是指关系暧昧的异性,它指的是一种常见的鸟儿,老相好就是伯劳鸟,青笛嫂就是绣眼鸟。
01“老相好”
提起伯劳鸟可能很多人都很陌生,但如果说起成语“劳燕分飞”,想必人人都知道,其中的劳指的就是伯劳鸟。
伯劳被作为鸟名,说起来还有一个历史典故,它出自曹植的《令禽恶鸟论》。
传说在周宣王时,西周大臣尹吉甫听信小老婆的馋言,杀死了前妻留下的儿子伯奇。伯奇的弟弟为了给哥哥申冤,就作了一首诗来述说哥哥的不幸。
尹吉甫听了以后后悔不已,心中十分难过。
有一天,尹吉甫去郊外散心,路过一片树林时,他看见一只从未见过的鸟儿,停在树枝上对他鸣叫不止,声音听起来异常悲凉。尹吉甫心中一动,认为这只鸟儿可能是他的儿子伯奇的魂魄所化。
于是,他就对鸟儿说︰“伯奇劳乎,如果你是我儿子伯奇就飞过来停在我的马车上”。
话音刚落,这只鸟儿就飞过来停在了尹吉甫的马车上,并随着尹吉甫一起回了家。到家以后,这只鸟儿就停在井沿边,对着屋里的尹吉甫哀鸣不断,好像在向他述说冤屈。
尹吉甫为了替伯奇报仇,他就拿起弓箭,假意射鸟,却一箭将小老婆射死了。从此,伯劳鸟的名字就由“伯奇劳乎”一语而得。
实际上伯劳作为鸟名,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记载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
“鵙,伯劳”
在古代文人的笔下,伯劳不仅是鸟,还是爱情的象征。比如“劳燕分飞”这个成语就出自南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东飞伯劳歌》。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不过,这个传承千年寓意美好的鸟儿,在它美丽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残暴的心。
伯劳鸟品种繁多,据说有几十种。它羽毛艳丽,长相和一般的鸟儿不太一样,一般鸟儿的嘴都是直的,但它的嘴很大,前端带沟和缺刻,很像现在的鹰嘴,而且翅膀又短又圆,呈凸尾状。
伯劳鸟喜欢吃昆虫、鸟类、蜥蜴等活体动物,在进食前,它有个习惯,就是把捕到的猎物悬挂在树枝上进行炫耀。如果那一天,你发现荆棘、铁丝网、树枝上挂有小鸟、老鼠、蜥蜴等小动物的尸体,那不用问一定是伯劳鸟的杰作。
伯劳鸟不但被叫做老相好,还因为它会像东郭先生里的狼一样伤害主人,所以村民也把它叫做”屠夫鸟”。由此可见,伯劳鸟看似柔弱,却凶猛嗜杀、手段残忍,称得上不是猛禽的猛禽了。
02“青笛嫂”
青笛嫂的体型比较小,它的眼睛周围有一圈白色的羽毛,看着非常漂亮,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绣眼”。
青笛嫂不但颜值高,叫声也清脆婉转,它喜欢在树上跳来跳去,将巢筑在人们经常出没的地方,有些个子高的人,可能胳膊一伸就能够捉到。
青笛嫂属于杂食性鸟类,既吃小昆虫也吃一些野果子,因为它很好养,所以很受大家的喜爱。
“家富不养老相好,家贫不挨青笛嫂”究竟是什么意思?01“家富不养老相好”
家富不养老相好,意思是家里即便再有钱,也不能饲养伯劳鸟。
我们看余华小说《活着》时,从文章中能够了解到,过去的老百姓生活过的很苦!他们辛苦劳作,却总是吃不饱饭。比如福贵的儿子有庆,实在饿得不行了,母亲就只能让他去河边喝一些水,先填饱一下肚子。
所以,谁家要是能吃饱肚子,肯定就是村里的富户。在这种生活水平条件下,如果家里再养老相好,还天天给它喂肉吃,这在老百姓的生活观念里,可是万万不能接受的,所以,就有了“家富不养老相好”这句俗语。
实际上,“家富不养老相好”这句俗语还有一语双关的意思,就是在苦口婆心地告诫人们,即便家里再富也不要养小三,因为小三就像“老相好”一样,虽外表靓丽,却道德败坏,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可以让你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10年前我们这儿曾发生了一件案子,男的是一个单位领导,30出头,长得很帅气。老婆是他的高中同学,两人感情很好,有一个6岁的女儿。
工作之余,男的喜欢徒步和爬山。每到周末,他就和户外群里的驴友们去爬大大小小的山,老婆就在家里做饭收拾家务照看孩子。
后来,一个女驴友就有意识地向他靠近,一来二去,两人很快发展为情人关系。时间久了,女驴友就不再甘心只做他的地下情人,开始对他的婚姻虎视眈眈,希望能和他做长久夫妻,因为她认为,只有这样,自己想要的一切才能光明正大地拥有。
女驴友使尽浑身解数想逼迫男人就范,但男人只想寻求婚姻外的刺激和新鲜,何况老婆又顾家又恪守妇道,他又不是二傻子,怎么可能舍弃老婆,去和一个目的不存的女人结婚呢?
女驴友不甘心自己的爱情黯然收场,她开始变得疯狂和丧失理智。在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手段不奏效后,她就威胁男人,要把他俩的事情告诉男人老婆,还要举报给男人的上级单位。
女驴友的死缠烂打让男人不胜其烦,更不寒而栗,对她避之惟恐不及。
有一天,男人去学校给孩子开家长会,女驴友的电话又追踪而至,依然是各种逼迫和威胁,还告诉他自己已到了学校,让他当着家长们的面给个交代。
面对女驴友这种鱼死网破的做法,男人不敢不回应。为了阻止她的到来,他便约她去河边见面。女驴友如约而来,男人在一番虚情假意的温存后,趁其不被掐着她的脖子直到她完全没有了呼吸。
事情发生后,男人心里很害怕,他知道这件事情迟早会被人发现。想了几天后,他就把整个事情的始末原原本本的告诉了老婆。老婆听完一言不发,呆呆地坐了很久。到了晚上,还没等警方上门,老婆就在自家门头上吊自杀了。
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因为男人的放纵,因为一个老相好,就这样被毁了。至于那个孩子,听说被爷爷奶奶接到身边一起生活,但这件事情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和影响恐怕会伴随孩子一生。
所以古人的这句话,看似在说鸟,实际人也在说人,远离老相好,洁身自好,以免伤人伤已也伤亲。
02“家贫不碰青笛嫂”
在古代,养鸟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有富人喜欢养,也有穷人喜欢养,特别是青笛嫂,因为它长得可爱声音好听,一旦养上,就很难罢手。
可见,青笛嫂就如同那朵妖娆的罂粟花,让人欲罢不能养鸟上瘾,养了一只,还想养第二只、第三只…,这就让那些原本就贫穷的家庭,变得更加贫穷。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出现,古人就苦口婆心地劝诫那些爱养鸟的贫穷家庭“家贫不挨青笛嫂”,无论它怎么艳丽,终究会败家,还是远离为妙!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些俗语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但有些俗语放到现在依然让人受益匪浅,比如俗语“家富不养老相好,家贫不挨青笛嫂”等,依然值得我们借鉴。
关于【铁丝网门头怎么固定】和【西安去甘南5日游应该怎么安排啊】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